close


離開羅騰堡,我們馬不停蹄的來到了符茲堡﹝Wurzburg﹞。海德堡、福萊堡、羅騰堡、符茲堡,如果再加上知名的漢堡、紐倫堡,德國的地名還真多「寶」﹝好冷.....﹞,看來我們的玉米村應改也要改為玉米堡了

符茲堡是羅曼蒂克大道北方的起點,與波茲坦、德勒斯登並列為日耳曼三大名城,整座城市沿緬因河﹝Main﹞興建,最早歷史可回溯於西元前1000年前塞爾特人在緬因河岸邊的小山丘興建碉堡;來到符茲堡,我們最先參訪的景點就是山丘上的瑪利恩堡要塞﹝Festung Marienberg﹞。


瑪利恩堡要塞大約建於1201年,一直到1720年符茲堡主教宮興建以前,這裡一直是歷代主教的居住處。
瑪利恩堡要塞堡內除了隨處可見的灰褐色石牆外,鏽蝕的鐵器及石板間滿佈的青苔,令遊客猶如又回到了中古世紀。

進入要塞內部後,抬頭即可以見到聖基利安之塔、榭倫堡門、緬因法蘭根博物館等歷史建物。

下張照片左側八角型建築物是深達104公尺的水井。水井後方與周遭建物迥異外觀的圓錐柱,是堡內最古老的建築物─主塔,建於8世紀初葉。水井右側的圓頂建物則是瑪利恩教堂,瑪利恩堡要塞就是以這座教堂而命名。



八角建築上的女神雕像及浮雕。

要塞內他處的浮雕與雕像。

從瑪利恩堡要塞內的菲倫斯登庭園可以遠眺整個符茲堡市景。



與斑駁的石牆合影留念。



離開瑪利恩堡要塞,我們正式進入符茲堡,巴士是停在緬因河的另一端,我們則沿著緬因河上的舊緬因橋﹝Alte Mainbrücke﹞以徒步方式進入符茲堡。舊緬因橋建於15-16世紀,橋上有12聖人的雕像,感覺有點像捷克布拉格的查理士大橋﹝Karlsbrucke﹞,古老的橋面及雕像,吸引許多遊客在此佇足拍照。

橋的盡頭就是符茲堡,遠方具有雙尖塔的教堂是聖基利安大教堂,二次世界大戰期間,符茲堡曾遭受猛烈的轟炸,整個城市到處是斷垣殘壁,聖基利安大教堂也是在1945年後才以11-13世紀原貌重建。



橋上栩栩如生的聖人雕像令人不由得讚嘆雕刻師傅的鬼斧神工。



從舊緬因橋上可以欣賞符茲堡的市景,各式不同顏色的建築外牆,以及開滿花朵的河堤,很難想像這裡在二次大戰剛結束時,曾是一座巨大的廢墟。



一進入符茲堡,Michael又展現了急行軍的風格,我們以即快的速度來到符茲堡主教宮﹝Residenz﹞。這座巨大且華麗的宮殿建於18世紀,於1982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;由於時間因素,我們抵達時並沒有進入參觀,只有在主教宮前拍幾張照片,以示我們曾到此一遊。



主教宮至今已完工超過300個年頭,這座充滿誇張與華麗的巴洛克式建築,融合了宗教及宮殿型式,象徵當時同時身兼政治領袖及精神領導的大主教的無上權威。站在這棟巨大的建築物前,我們這些遊客的身形瞬間變得渺小無比。



在主教宮前短暫停留後,我們來到了市集廣場前的瑪利恩禮拜堂﹝Marienkapelle﹞。這是一座融合哥德式建築的禮拜堂,火紅的尖頂令人在遠方就可以輕易的發現她的蹤跡。



理拜堂前的方尖碑;方尖碑源自於古埃及,當時是太陽神的象徵,方尖碑的尖點就是為發射光線的光源,也等於太陽中心的力量。羅馬征服埃及之後,方尖碑被變為彰顯羅馬皇帝的偉大。爾後,也被教宗用來來宣示他們的世俗權力。



市集廣場前小攤林立,這裡可說是當地民眾的露天菜市場。



走著走著,我們又回到了聖基利安大教堂,聖基利安大教堂是一座羅馬式的大教堂,總共有四根尖柱,正面與背面呈現完全不同的風貌。



當天晚餐是在符茲堡內享用,照片中的古建築就是我們用餐的地點,餐廳的名稱為「Ratskeller」,能在這麼古老的建築物內用上一餐,真是頗富巧思的安排!



傍晚時刻,烏雲漸漸散去,在黃昏餘暉的輕灑中,這棟古老的建築物彷彿又活了起來!



古窖般的餐廳內部,我們好像在中古世紀用餐。

當晚的餐點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ornbur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