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格拉堡是阿格拉著名的景點,這裏原本是洛提王朝的碉堡,1565年,阿克巴大帝一聲令下,開始動員工匠將此碉堡慢慢修築為皇宮,8年之後,印度最富麗堂皇的城堡在亞穆納河邊聳立了起來;再過數年,到了阿克巴大帝的孫子沙加罕執政之時,又做了些許的修正,這些修正使得阿格拉堡有了現今的樣貌。

從正面觀之,阿格拉堡有著層層不絕的城牆,外人很難一眼看穿,這不但有利於防禦工事,也加深了城堡的神秘性。



因為城堡主要以紅色砂岩構築而成,阿格拉堡又名為紅堡。阿格拉堡在1983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,這也是我們此次行程第四座造訪的文化遺產﹝第五座當然是那最最著名的泰姬瑪哈陵﹞。

我們由阿瑪‧辛格門進入阿格拉堡,進入之後走道會引導遊客來到一座高塔,這座高塔上有許多小窗,戰爭時可以從窗上倒下熱油,以達殲敵的之效。



進入阿格拉堡後,眼前是一片翠綠的草皮,對過去的則是加汗基宮,加汗基是阿克巴的兒子,也是蒙兀爾帝國的四代目,加汗基宮當初是阿克巴大帝為加汗基所興建,這也是阿格拉堡內最大的私人住所。



阿克巴大帝堪稱蒙兀爾帝國最偉大的皇帝,為人不但雄才大略,在建築藝術也有超高的成就,在他建築阿格拉堡期間,就曾大膽的放手讓工匠們各自發揮,並融合印度教及伊斯蘭教的藝術風格,這也使得阿格拉堡任何一處角落都充滿著精湛的雕工。



穿梭在繁華褪盡的樓宇間,僅希能在歷史的洪流中留下片刻造訪的身影。









大理石雕鑿的蓮花狀水池,旁邊有渠道可以引進水源,據說這是王后公主專用的大浴池。



城堡內的露臺,阿格拉堡沿著亞穆納河興建,從露臺可以欣賞亞穆納河的景致,當然這裏最重要的就是可以欣賞到世界七大奇景的泰姬瑪哈陵,也因此吸引許多遊可在此駐足留影。



泰姬瑪哈陵是蒙兀爾帝國五代目皇帝沙加罕為紀念亡妻所興建,晚年的沙加罕因遭子歐朗傑伯﹝六代目﹞叛變而被軟禁在阿格拉堡,無法再度前往泰姬陵的他只能自阿格拉堡不斷的遠眺泰姬陵,以解對亡妻的思念之情。



在露臺的窗臺邊遠眺泰姬陵,此行的最終點離我們越來越近了。



亞穆納河畔永恆的愛情故事。



阿格拉堡原本是以紅色砂岩所構築,後來因為沙加罕偏愛白色大理石,城堡內部分建築即重新改以白色大理石建造,之後再鑲嵌上黃金或寶石,看起來格外的華麗。



城堡內的什希瑪哈勒宮、哈斯瑪哈勒宮均是以白色大理石建築而成,充分顯現出沙加罕對白色大理石的偏愛。



八角塔,這裏是阿格拉堡內最著名的景點,目前並不對外開放。沙加罕晚年被軟禁後,最終就是在八角塔度過他的餘生,據說直到沙加罕臨終前,即便無法起身眺望泰姬陵,仍不斷藉由寶石來反射泰姬陵的身影,當時沙加罕的內心,想必是一種無止境的絕望吧!還好在沙加罕過世之後,其遺體終能與亡妻合葬,算是稍稍了卻身前的遺憾。



晚年的沙加罕,應該非常嚮往窗外的世界吧!






伊斯蘭教因為只崇拜唯一的真神,在建築裝飾上一般只採用圖案化的阿拉伯文字、花草紋飾或幾何圖形,並不會見到人或動物的雕像。



蒙兀爾建築特有的「大理石貼花」工法。這是工匠們將各地蒐集的各式寶石先裁切成細片,之後再一片一片的鑲嵌在大理石上預先挖空的圖模之中,繼而拼貼出圖案。在陽光的投射下,整個柱廊呈現一種低調的優雅。



中庭廣場,寬廣的空間曾是皇帝用來選妃的地方。



公眾大廳,以前皇帝就坐在大廳內的高臺上,親自聽取臣民的諫言,並擔任各式民、刑案件的仲裁者,即決即行。



大廳內有許多柱廊,共同撐起巨大的屋頂,走在公眾大廳內,涼爽的微風讓人暫時忘卻廳外的炎熱。



離開阿格拉堡後,我們即將前往旅程的最終點:泰姬瑪哈陵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ornbur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